我国的皮革工业是以小型的集体企业为主体的传统行业,具有进入市场早,市场调节比重大,适应能力强的优势。同时,也具有小生产、小农经济观念,生产分散,管理粗放,技术落后的劣势。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善。
皮革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皮革工业已经从简单的作坊式生产逐渐形成门类齐全、技术工艺比较先进、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的完整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加上行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市场得到进一步开拓,这一古老的行业不仅焕发出超常的生机,而且已成为我国最具强大生命力的产业之一。
目前,我国不仅是皮革产品的产销大国,而且也是皮革产品的出口大国,出口额占全行业产值的50%以上,已由10年前的10.9亿美元增加到近100亿美元。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成品革出口占世界成品革出口总额的2%,各类皮革制品出口占世界出口皮革制品的9%,皮鞋出口占15%。这种产销两旺的局面充分显示出了皮革工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勃勃生机。
国际市场中,开放皮革行业,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任何一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的政策可能会给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良机。欧洲在其专业机构Cotance—欧洲制革商协会联合会的协调下,正在努力加强同该地区的国家贸易,促进包括从机械设备制造商,到制革行业用化学品生产商,再到皮革产品成品制作商在内的整个行业企业的参与。另外,欧洲还可能是促进当地制革行来发展的理想合作伙伴,这有其生产机械设备方面的原因,也有化学品和专有工艺方面的因素,这些都将为该地区皮革行业的发展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未来非洲皮革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国际机构的财政支持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方便了旨在推动两个大洲之间皮革行业的经济融合的项目和计划的实施。正是基于这个动机,Cotance制订了一个名为“对非洲的策略”的工作计划,该计划涉及多个领域,首先是同非洲皮革行业的代表接触,旨在确定属于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针对性对话。另外,在该计划涉及及其他领域时,还包括学生培训、技术合作和经济融合、改进非洲皮革行业原材料的质量、改进其加工工艺、开发新兴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