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办市场、盲目扩大市场规模的现象,导致了有场无市、大场小市的空壳、半空壳市场形成,浪费了财力物力,尤其是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有些市场通过降低税费和产品质量要求的办法吸引经营者入场,引起市场之间恶性竞争、采用不公平手段争夺客源等问题。专业市场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地产,因为从过程来看,住宅地产销售后就进入了终端,而商业地产的销售只是经营的开始,此后的招商开业和经营管理才是工作的重头。以短期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地产项目往往后期在管理上投入会比较小,加上‘养商’的时间会比较长,在项目经营方面可能就会出现乱招商、乱经营的现象,这也是很多皮革专业市场快速倒闭的原因之一。
在对市场的规划、监督管理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对于新建、扩建大型专业市场,应该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有效监督。通过标准制定工作,为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蓝本。自2008年起历时四年,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皮革协会先后牵头编制了轻工行业标准QB/T4115-2010《皮革专业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商贸流通行业标准SB/T10584-2011《皮革和毛皮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和SB/T10685-2012《皮革和毛皮服装专业店管理技术规范》。
就专业市场的自身建设来看,在残酷的“红海”竞争环境中,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亡。专业市场作为一个区域的皮革产业的窗口,必须快速回应中小皮革企业的需要,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商业模式创新,包括自营区式体验消费模式、主题化购物中心模式、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经营模式,都是未来的探索方向;服务内容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包括金融服务的加入,精细化管理的引入等,都是专业市场营造竞争力的利器;创意产业与专业市场结合方式的创新,包括与顶级设计机构的培训等方向的合作、设计师工作室与专业市场的结合等,都是专业市场不可忽略的方向。
|